24小时服务热线

400-812-7308
在线沟通,请点我 在线咨询
咨询电话:
400-812-7308
地址:
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南京东路
您的位置:神州司法  >   机构动态

萍乡亲子鉴定方法有哪些?

日期:2024-09-03

亲子鉴定方法及原理

 

原始方法有外貌对比、滴骨验亲、滴血验亲;现代方法有血型测试、DNA鉴定、染色体多态性;判定亲生关系的理论依据是孟德尔遗传的分离律。


一、原始方法

1、外貌对比

由于遗传的原因,父子、母子、兄弟姐妹之间的长相、肤色等一般都会有某些相似的地方,通过外貌长相的对比来确定亲子关系恐怕是最原始的方法,但这样方法只是一种猜测、判断,作为一种参考。

2、滴骨验亲

滴骨验亲法就是将生者的血液滴在死人的骨骸上,若血液能渗透入骨则断定生者与死者有血源关系,否则就没有。三国时期的吴国人谢承所撰的《会稽先贤传》就记载有以弟血滴兄骨骸之上认领长兄尸骨的事例;(《南史·豫章王综传》也记载有以子之血滴于父骨之上验亲的事例;至宋代,著名法医学家宋慈将滴骨验亲法收入《洗冤集录》中。据从现代的观点来看,这种方法并不科学,但开创了用血型鉴别血源关系的先河。

3、滴血验亲

滴血验亲法又称合血验亲法,就是将小孩的血与大人的血液放在一起,如果能融在一起,就是父母亲生的,否则就不是亲生的。这种认样方法曾在中国宋代的法医著作里里记载过。这种方法没有科学依据,亲子关系的血液不一定能融合,而非亲子关系的血倒有可能融合。


二、现代方法

1、血型测试

血型测试进行亲子鉴定就是通过对血型的检验比对来确亲子关系。依据19世纪末被确认的孟德尔遗传定律,人们认识到人类的血型是按照遗传基因传为下一代,故一定血型的父母所生子女也具有相应的血型,这为血型鉴定亲子关系奠定了基础。

用于血型检验来鉴别亲子关系的血型系统主要有:ABO血型系统、MN血型系统、Rh血型系统、Ss血型系统、hp血型系统。检验的血型系统越多,其准确性就越高,如果血型检验的结果表示无遗传关系,可作出否定亲子关系的结论,但结果存在遗传关系也不能完全确定是亲子关系。

20世纪70年代,人们发现可以用白血细胞的抗原来进行亲子鉴定,准确性可达80%。再结合血型检验,能达到较高的准确程度。


2、染色体多态性

20世纪80年代,医学家们又开创了使用染色体多态性鉴定亲子关系的技术,染色体多态性又称异态性(heteromorphism),是指正常人群中常见的各种染色体形态的微小变异(如:随体增大、重复或缺如,着比粒区的荧光强度变异等),这种多态是可以遗传的。这项技术就是利用其形态来鉴定亲子关系,这要靠技术人员的主观判断,其准确率也不尽如人意。


3、DNA鉴定

鉴定亲子关系用得最多的是DNA分型鉴定。人的血液、毛发、唾液、口腔细胞及骨头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,十分方便。

一个人有23对(46条)染色体,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,一般一个来自父亲,一个来自母亲。如果检测到某个DNA位点的等位基因,一个与母亲相同,另一个就应与父亲相同,否则就存在疑问了。


利用DNA进行亲子鉴定,只要作十几至几十个DNA位点作检测,如果全部一样,就可以确定亲子关系,如果有3个以上的位点不同,则可排除亲子关系,有一两个位点不同,则应考虑基因突变的可能,加做一些位点的检测进行辨别。DNA亲子鉴定,否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几近100%,肯定亲子关系的准确率可达到99.99%。


亲子鉴定怎么检测?

DNA亲子鉴定验的是父母和子女的DNA,通过将亲代和子代的DNA进行分析比对,来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属于亲子关系。


DNA亲子鉴定的样本可以是血液、唾液、毛发、口腔细胞等物质,从中可以提取DNA。人体的遗传物质是由父亲和母亲共同遗传下来的,因此亲代和子代在相应的DNA位点应该是具有一致性的。亲子鉴定的原理是对部分DNA位点进行比较,如果在相应的这些位点中两者吻合,再排除基因突变等小概率事件之后,就可以得出亲子关系属实的结论。DNA亲子鉴定既可以在孩子处于胎儿期时进行,也可以在孩子出生后进行,在提取样本的时候要尽量避免对双方的身体造成明显损害。进行亲子鉴定时,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,才能保证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。

 

 

亲子鉴定流程是什么?

1. 预约与咨询:首先,与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联系,预约并咨询相关信息,了解办理亲子鉴定的具体流程和所需材料等信息。

2. 提供个人信息:办理时,准备自己和孩子的身份证件或户口本等有效证件,以及办理亲子鉴定所需的相关资料。

3. 生物样本采集: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,进行口腔黏膜细胞或血液等生物样本的采集。

4. 实验室检测:采集的生物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DNA检测,比对家长和孩子的遗传信息进行亲子关系的鉴定。

5. 结果报告:通常在约5-7个工作日内,亲子鉴定结果将出具报告,并由鉴定机构相关人员交付给申请人。